瀑布流请求模式
1. 瀑布流请求模式
1.1 如何设置请求模式
在【瀑布流管理】- 选择应用和广告位后,点击页面上的【瀑布流设置】,进入瀑布流设置页面

在该页面内,可以进行请求模式与超时时长的选择和修改

2. 请求模式解析
系统提供了3种请求模式,供开发者选择
2.1 相同价格并行请求
广告业务中,各家广告平台出价可能近似。因此,在相同价格区间内设置多个广告源进行并行请求,即可提高价值广告源的曝光机会。
- 使用场景
多家广告网络出价相同,对比各家的填充速度和填充率差异
- 优势
给同价位广告源请求机会,使开发者单次广告曝光的价值更高
- 使用时注意
在无相同价格存在的情况下属于纯串行请求,如果瀑布流分层过长会影响请求耗时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结合流量特性和产品的广告场景设计,如果广告场景密集,建议进行A/B Test后,根据测试结果选择最优的请求模式
- 请求逻辑示意
2.2 固定数量并行请求
对于一些预估eCPM较高的广告源,开发者可以手动将其设置为同一个并行组,确保当前广告时机内曝光收益最大化。
- 使用场景
全场景通用,优化瀑布流与请求逻辑,最大化收益
- 优势
给更多的广告源请求机会,使开发者单次广告曝光的价值更高
- 使用时注意
每个并行组之间是串行请求,下一组请求前必须等待前一组完成所有广告源的返回结果。如单个并行组的超时时间设置的过长,会影响整体的瀑布流请求耗时
- 请求逻辑示意
2.3 固定数量并行补位请求【创新模式&快速填充】
在一些广告场景(如开屏)中,开发者需在有限时间内同时保证快速的广告的填充+曝光的高收益。 Sigmob聚合推出的固定并行数补位请求模式相对传统并行请求,在保证曝光收益的情况下,能够大幅提升填充速度
- 使用场景
需要快速填充的场景,例如开屏、banner
- 优势
在兼顾收益的同时,提升填充速度,满足高频展示/快速填充场景下的使用诉求
- 使用时注意
因是快速填充,如需快速展示时,展示优先级可能不会是当前价格最高优先级。开发者可根据不同的变现场景,灵活选择该广告请求模式,通过A/B Test进行测试
- 请求逻辑示意
- 使用案例
- 开发者诉求:开屏场景的整体填充率低,eCPM 低
- 问题分析:开发者使用固定并行的请求模式,想要提升eCPM设置了很多广告源。但由于瀑布流设置过长,开屏场景的请求超时时间长只有5秒,虽eCPM提升,但会错过一些展示机会
- 解决方案:开启A/B Test,对B组(测试组)使用【固定数量并行补位模式】,其他瀑布流配置保持不变,进行优化测试
- 优化结果:流量填充率↑13.34%,流量填充耗时↓16.98%,DAU人均展示↑28.97%,ARPDAU↑13.51%

3. 瀑布流请求超时时长
在【瀑布流设置】页面,开发者可对单次请求超时时长和瀑布流总请求超时时长进行设置
- 单次并行请求超时时长(秒)
ToBid向各广告网络的瀑布流分层发送请求后,没有返回任何广告填充时最多的等待时长
- 瀑布流总请求超时时长(秒)
应用向ToBid发送一次请求后,没有返回任何广告填充时最多的等待时长
3.1 请求超时时长推荐设置值
- 单次并行请求超时时长
广告类型 | 设置范围(秒) | 默认时长(秒) |
---|---|---|
激励视频 | 2~10 | 3 |
插屏广告 | 2~10 | 3 |
原生广告 | 2~10 | 3 |
横幅广告 | 2~10 | 2 |
- 瀑布流总请求超时时长
广告类型 | 设置范围(秒) | 默认时长(秒) |
---|---|---|
激励视频 | 20~300 | 45 |
插屏广告 | 20~300 | 45 |
原生广告 | 20~300 | 45 |
横幅广告 | 2~30 | 10 |
由于开屏的特殊性,仅对提供瀑布流总超时时长的配置项,如下图所示,默认5秒
广告类型 | 设置范围(秒) | 默认时长(秒) |
---|---|---|
开屏广告 | 1~5 | 5 |

4. 注意事项
- 相同价格并行请求的并行请求数上限限定为5层,超过上限层数的广告源将单独请求
- 相同价格并行请求在相同价格外的广告源之间,【将进行并行数等于1的请求模式,即纯串行请求】
- 并行请求多个广告源均返回了广告,最终将会按照瀑布流上填写的排序价格进行排序,将选择价格最高的广告源优先展示